《主厨的餐桌 第三季》经典影评集
《主厨的餐桌 第三季》影评(一):你需要的「深夜必备片」在这里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夜深人静,又到了派爷送上新鲜安利的时候。
最近有几天重口片,婊婊们表示受到了惊吓。
《主厨的餐桌 第三季》影评(二):from nothing to paradise
第一集Jeong Kwan(chunjianm Hermitage at the Baekyangsa Temple,South Korea)在视觉上就给了我很大震撼。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集Vladimir Mukin(White Rabbit in Moscow Russia)以及最后一集Virgilio Martinez(Central in Lima,Peru).
第二集大概是从BGM开始就喜欢得不得了,欢快到不行。所选的餐厅WHITE RABBIT,2016年全球50佳餐厅,世界排名18.超级好看,好看到不行的一家餐厅。可能是跟第一集temple的朴素比起来,WR带来的洋气的视觉冲突让我好感度蹭蹭直升。这一集的主题大概就是说颠覆大家认为俄罗斯菜就是照搬中东菜系的刻板印象。CHEF是一个厨师世家出生的小子,抛弃家庭的优渥条件,来到白兔餐厅“证明自己”。嗯,实话实说,我特别不喜欢这样性格的人,证明自己?世界这么大,你做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那我会觉得未免你是个太自大的人,毕竟每一个人都不过是渺小到不行的cosmical dust啊。还好餐厅不是他的,他只是个打工的~我记得他做的第一道菜是HONEY CAKE WITH SWEET CHERRY AND SOUR CREAM ICE CREAM 我特别喜欢吃蜂蜜蛋糕,顺带也了解了蜂蜜对俄罗斯人的重要意义,据说俄罗斯经历过一个没有糖的年代,想吃甜的只有蜂蜜,so他们很感激蜂蜜也很爱蜂蜜,应该是这个意思吧。然后,心理接受能力差的人可以直接跳过的镜头来了,19:50这里还是美好的,拿着奶瓶喂鹿,像极了一幅油画。22:24菜上来了,MOOSE LIP DUMLINGS,SMOKED EEL,HORSERADISH 鹿唇饺子胖友们,你们敢吃吗?可贵了。我觉得可残忍了。这一集你知道野外原生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很想逃离生活,让我内心很平和。 我以后去俄罗斯一定要去WR吃上一顿,应该一定不会点鹿唇饺子的。查了一下餐厅合伙人Boris Zarkov的资料,不过没有找到咩,但好像说是俄罗斯最有钱的CHEF?
最后一集是我的最爱。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胖友们,看了这部纪录片,我觉得是时候努力挣钱了,我看了之后,又想去Lima了。。。Virgilio在片头拿个小罐,砍树干一刀,然后站在那儿接树脂油的片段,我觉得我是在看童话!然后拿小棍儿蘸一点儿树脂,放到嘴里,这样的画面,我感觉到很美。我想问Lima是人类最后的净土吗?片子中的餐厅CENTRAL 是世界排名第四的餐厅,2016年被评为世界50强。餐厅挺好的,厨房的'氛围是我最喜欢的,合作、急促,CHEF们都没有架子,却感受到卓越的领导力。利马是人类最后的净土吗?——是吧!
《主厨的餐桌 第三季》影评(三):s3紀錄
1、Jeong Kwan (Chunjinam Hermitage at the Baekyangsa Temple, South Korea)
2、Vladimir Mukhin (White Rabbit in Moscow, Russia)
3、Nancy Silverton (Mozza in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4、Ivan Orkin (Ivan Ramen in New York City, United States, and Tokyo, Japan)
5、Tim Raue (Restaurant Tim Raue in Berlin, Germany)
6、Virgilio Martinez (Central in Lima, Peru)
《主厨的餐桌 第三季》影评(四):无出其右的厨师系列纪录片
无出其右的厨师系列纪录片
2011年一部叫做寿司之神(dream of sushi jiro)的纪录片引发了人们的讨论,通过这部纪录片得以窥见藏在料理背后的料理人是如何影响食物的。
近几年关于料理的影视喷薄而出。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娱乐素材,食物无疑是最低门槛的话题。
无论是大家的食记随笔,还是特级校对的《食经》,亦或者是网络时代出现的吃货播主,比如“木下佑晔”“BJ Banzz”等一系列的视频多起来,各类以食物为话题的作品越来越丰富。
包括电影、tv、动画等一系列载体都以食物作为素材。
无论是日本一系列的美食片,荻上直子的海鸥食堂,还是冲田修一的南极料理人、松冈锭司的深夜食堂、森淳一小森林、沟口憲司孤独美食家,或者是欧美拍摄的以料理作为素材的影片,燃情主厨,料理鼠王,茱莉与茱莉亚,浓情巧克力等,以及李安的饮食男女,舌尖上的中国等等一些列作品。
以食物作为素材的类型片,层出不穷。像是李安的《饮食男女》,伊丹十三的《蒲公英》就是在食物类型片中非常优秀的电影,通过食物概念在饮食观念和行为上开出影像。
食物题材电影更倾向于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如“舌尖上的中国”“一城一味”“主厨的餐桌”等。英国电影导演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要从生活中跑步一部戏剧,从问题中写出一首诗。”那么“食物题材”的纪录片的纪实性需要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纪实性是指在拍摄的过程中那些不可违背的原则。艺术性是要求导演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创造,对拍摄对象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客观叙事事实的同时,采取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不仅要向观众展现事实,还要给予受众艺术层面的审美享受。
2015年David Gelb以《chef’s table》作为《寿司之神》的续集开启了一个以厨师为系列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在推出一开场时就有大片既视感,片中的配乐和快慢剪辑令人称赞,David gelb非常擅长用器乐当作背景音乐来制造气氛,这也方便了配合剪辑。片首曲是Vivaldi的Winter, The Four Seasons(Concetro No.4 in F minor ,Op.8 ,RV 297),这首曲子的段落与剪辑点配合的出色,音乐中的各个音符之间的调性关系,让剪辑时长时短组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规律,达到了感染观众的目的。在寿司之神里面也大量运用到了这点,还有令人称赞的快慢剪辑的两分钟。
在第一季里介绍了来自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瑞典的六名厨师。
导演通过镜头让观众得以窥视料理背后的料理人的理念,让料理与自然,文化和历史有机结合。
如来自意大利的厨师Massimo Bottura作为传统意大利餐的革新者,用现代烹饪赋予意大利餐艺术性。
如在洛杉矶经营怀石料理的女同性恋厨师Niki Nakayama。如来自瑞典的维京人Mahnus Nilsson开设的北欧料理。来自芝加哥的厨师Grant Achatz开设的后现代的分子料理餐厅,来自曼谷的Gaggan现代泰国餐厅等等。
导演采用了大量不同的故事来表现料理与自然,文化和历史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导演一直想要表达的。
在第二季后,导演推出了法国番外篇,四位来自法国的名厨各有不同的故事,如推动现代烹饪新浪潮的素食餐厅L’arpege,厨师对于家族传承下来的餐厅La Maison Troisgros的思索和创新,等等。
在第三季,导演把范围放得更远,选取了来自韩国的Jeong Kwan寺庙料理,来自莫斯科的白兔White Rabbit餐厅,犹太人Ivan Orkin在日本开设的拉面店获取认可的故事,等等。
一系列的故事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到料理人想要表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当面对一道精美的料理时,不会脑中第一个念头冒出来——这吃得饱吗?
导演把料理人当作作者来拍摄,与一类以料理作为主题的电影有所不同的是本片更多地视线是放在料理人上,由料理人得出不同观点料理风格,这也是导演想要表现的。
时隔四年,导演带着一系列精妙绝伦的作品,再次惊艳了观众。
关于厨师的纪录片不少,如《两个日本料理人》《四季的飨食》《Noma my perfect storm》等,但是如《Chef’s Table》这样成一系列,质量工整的厨师系列纪录片,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