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将》观后感(通用11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兵小将》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们在学校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情节曲折生动、主题感人至深的电影——《大兵小将》。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后期,各国统治者为霸权角逐,战火在大地咆哮……卫国主营在凤凰山遭遇梁国伏击,双方血战,结果两败俱伤,双方都损失惨重,仅仅剩下一个梁国士兵和一名卫国将军,士兵是因为装死而生存下来,而卫国将军则是虽生犹死。
装死的"大兵"俘虏了卫国将军,其实也就是卫国太子。大兵说,遇到这个俘虏,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可以用这个俘虏来换五亩良田和很多赏钱,他是他们家剩下的唯一男丁,是他们家的希望。所以,不管多么艰难,他一定要把这个俘虏活着带回去。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几次出生入死,终于逃回了梁国。可是,最后,大兵却出人意料地将太子放了。当他放走了卫国太子,弃舟登岸时,猛然发现梁国已被秦国攻占,他拒绝投降,被秦兵乱箭射死。
我最喜欢成龙演的"大兵",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孙悟空"般的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他特别幽默。一次,他和太子比武。第一局,太子已经停手,他还一边往后逃一边转着棍子,特别逗人。第二局,太子赢了他,他还在太子的脖子上拉锯式地抹来抹去,说:"梁国赢了!"很有点阿Q精神。
卫国太子最先很看不起他,鄙视地称他为"小人物",说他只知道惦记自己的五亩良田和赏钱,不知国家大事。后来,他们相约:十年之内两国和平共处,秋毫无犯。大兵为了"大国和平",舍了"小家利益",放走了卫国太子。影片最后,身中数箭的"大兵"紧紧地擒着梁国国旗,虽死犹荣。他最后的一句话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观众:"只要我还在,梁国就没有全军覆没!"掷地有声,悲壮豪迈!其实,他已经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英雄"。
我也喜欢"小将",因为他很重情义。他的弟弟和他争夺太子之位,设计使他中了埋伏,还一路追杀他。但是当他弟弟被土著人追杀时,他冰释前嫌,拼死相救,骨肉亲情,山高水长。
"大兵"骑马的时候,常常憧憬着皇帝赏赐给他的五亩良田和赏钱,一路上都计划着他该如何种植庄稼,怎样养殖牲畜。看来这些小兵参军都是为了平息战乱,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都爱好和平,讨厌战争。毕竟,谁不想要安定的社会和幸福的生活呢?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2
“一条山路,哟,通我家,我家住在梁山下……”这首简朴、粗犷的民谣,饱含着一个梁国士兵对安定和和平的向往,更告诉人们要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战国后期,中原末统一,在两国交战之时,有三千名官兵战死,可有一个“小人物”-成龙却活了下来,他就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
一开始,成龙从同胞的尸体中爬了出来,将一个敌国的将军抓住了,当做自己的俘虏,想带回去领赏,他不求一官半职,也不稀罕金银财宝,就求给他五亩地,种上那金灿灿的油菜,过上舒服而又安定的生活。
在把俘虏带回梁国的路上,遭到了一些不知名的怪人的“拘留”、将军兄弟的赶尽杀绝、一个女人的攻击…这一条回国之路,可谓是千辛万苦,可他每当遇到困难时,总会唱起父亲常唱的歌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度过一个个难关。
终于有一天,他回到了梁国,可眼前不是自己熟悉的村子,也不是自己熟悉的老百姓,而是一大帮的敌国士兵,可他不认输,竖起了旗子,这时他听到敌方喊到:“你军已经全军覆没,快快束手就擒,可饶你一死!”成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一会儿,他镇定地说:“不,没有全军覆没,还有我呢!”刚说完,就被万箭穿心,死了,他又唱起了那首歌。
这部影片令我最佩服的是成龙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影片虽然讲述是战争,但宣传的是渴望和平的思想,符合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真希望人人都爱国,人人爱和平,那我们的世界将多么美好!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3
这绝不是成龙最好的一部动作电影,这部电影的思想内涵也谈不到多震撼人心,看完《大兵小将》的最直观感受是,成龙大哥老了,已经没有当年的风采了。
可是我觉得《大兵小将》却仍然是今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一部值得去看,去品味的好电影!
经过了2009年国产电影的明星轰炸,历数下来真正能称之为电影可谓少之又少,进入2010年,这种状况似乎还是没有改变,上市的国产电影更多的只能称之为烂俗大片!
近期我回顾了一下,上世纪90年代的几部老片子,其直接感触就是,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的电影似乎越来越不像电影了!
以前的老电影,虽然在画面和一些细节方面没办法和现在的国产电影比拟,但是它还是电影,是有完整故事情节,有鲜活的人物灵魂的。不幸的是我们的电影产业真的迈向商业化的时候,国内的许多导演只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去只去拍所谓的“大片”直接导致了我们的电影越来越走向单一化!成为了杂七杂八、东拼西凑的华丽大拼盘!而《大兵小将》虽然很难成为一部经典,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部好电影。
《大兵小将》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梁国的大头兵俘虏卫国年轻的将军,为了得到五亩地和终身免兵役的奖赏,大兵押着小将开始了一段押解之旅。期间反映了普通人、小人物在乱世之中卑微而又现实的渴望——和平安乐的生活!这样的情节算不上如何新颖脱俗,然而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曲折、完整而又可信的,里面的所有人物也都拥有各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而没有成为单一模式化的产物。
对于一部好电影而言,这就已经足够了!因为它具有一种内涵!而这正是现在许多挂着电影头衔的烂俗大片所缺失的。
虽然大哥风采难及当年,虽然演技还显稚嫩,但《大兵小将》是一部观众看了后会得到娱乐感的电影,而非是有了被电影娱乐的感觉!
在众多贺岁档影片中只有《十月围城》和《大兵小将》给了我们感动,给了我们看电影应有的快乐!
所以在重注商业化的同时,能否再考虑观众们真正的感受呢?毕竟是我们在花钞票和时间去看一部你们创造的电影!我们要的不多,只希望能多一点《十月围城》和《大兵小将》这样值得去看的电影。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4
《大兵小将》中主角只有两个,“兵”与“将”的冲突是观点的冲突、欲望的冲突、人性的冲突、也是世界观的冲突,原本没有对错,既可以说“战争是创造和平的必要手段”,也可以说“和平是避免战争的最-高境界”,都似乎有道理——关键看以谁的角度:于“统治者”而言,战争、扩张、吞并、劫掠是“大一统”的必要过程,反正打仗打的是“钱”、“兵”、“粮”、“金属”……只要不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行;于“被统-治者”而言,安居乐业是唯一的愿望,“家有地五亩,种点油菜花”,朴素而现实的和平生活画面。谁对?谁错?不知道,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可以“一言以蔽之”,成功者也是类型复杂,各有证明。《大兵小将》选择了“兵”的角度、“民”的角度诠释“朴素和平论”的美丽与光辉,这是中国孔-孟儒-学文化的“仁者爱人”的具象。
古圣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境界与理想,各种哲学体系与各种思想学派都用自己的标准-影响和塑造着不同社会的“中坚力量”,个人认为成龙饰演的“兵”从“修、齐、治、平”的不同层面大声宣示——“小人物”的自我定位是“大一统”的最高境界。
也许很多口水会说,“小人物”可怜、可耻、社会底层……强调一下,“小人物”是一种外在状态,“大人物”是一种内心境界,缺一不可。外在状态,是我们呈现给外部世界的动作与表情;内心境界,是我们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宗-旨与理想。这个世界不缺“大人物”。现在的美国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个性、自我、积极、张扬、力量……既有积极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消极因素。它塑造的人性从内到外流露-着强烈的“大人物”的自我暗示,于内在“精神境界”而言,完全正面,可是,于外在“处世具象”而言,大错-特错,君不见满街的“大人物”晃着薄膀子穿着面口袋梳着鸡冠头一眼不合挥拳相向,这种“大人物”只能使天下不太平,一旦不幸他当政掌权,结果用脚后跟也能想到,狂妄、霸道、贪污、恃强、特权、一言堂、强权政治、拳脚相加、枪炮说话、世界大战、民众涂炭……灾难呀,各个都是“大人物”,各个都是战争狂。
当一个人具备了“小人物”的外在具象,人自然而然的会学会求教、沟通、学习、倾听、理解、换位思考、不耻下问,会将自己置于“思考者”的位置而不是“统-治者”的位置,这样的人会善解人意,会通达睿智,会谦和儒雅,会德礼服人。如果这样的人性成为决策者-甚至执政者,人民幸甚;如果全世界-的执政者都有这样的人-性,世界幸甚;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人性,天地幸甚……
《大兵小将》讲述了一个朴素的“小人物”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至理,不用怕,只要内心怀抱“大人物”的理想,“小人物”的具象不会降低你的形象,恰恰相反,它会使你散发出光芒,人性的光芒。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5
“一条大路哟,通我家,我家住在梁山下……”看完《大兵小将》这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我的耳畔久久回荡着这简朴、粗犷的民谣,民谣饱含着一个梁国士兵对安定和平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实际上,该片不仅揭露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更告诉今人要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本片讲述的是在战场上一位因装死而活下来的梁国士兵俘虏了一位活着的卫国将军。士兵带着将军开始了回梁国的路途。但最终士兵还是放走了将军,当士兵准备回家时,却看见梁国以被秦国占领,最后也死在了乱箭之中。卫国将军回国后,没有和秦国征战,百姓过着幸福的生活。
看完了电影,心久久不能平静。所有的一些都让我难以忘却,最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地图上的那两个字,更让我不能忘却的是成龙的口头禅,不论是受骗、失败、受伤、卫国将军的逃跑,他总会说:挺好的。这三个字说起容易,又有谁,能在任何是面前,说一句“挺好的”?这是何等的一种生活态度?在成功的时候,说一声挺好的,并没有自满,继续努力;在挫折面前,说一声挺好的,想着自己已有的,不灰心丧气,这是何等的不易?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方面深得我的喜爱,一方面是农民对家的渴望:在我耳边经常回响起农民常唱的那首歌:“一条大路呦,通我家。五亩田呦,种点儿啥?......”这首歌虽然让人听了既搞笑,又有农家风味,但是他更深一层的意思既表达了农民对回家的渴望,又表达了农民不想让这个世界发生战乱,想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的感情。这首歌唱的巧、唱的妙。另一方面是皇子间的争夺:当我看到两个皇子在厮杀时,二皇子并不想死,但是他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不让卫国灭亡,他选择了自杀,这个情节不禁让我心酸,这种爱国的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
电影中的大兵小将就像《猫和老鼠》中的猫鼠,平时是敌人,遇难时却能团结互助,他们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人是有“情”的,志不同道不合的大兵小将能患难与共;大兵自己饥肠辘辘却毫不犹豫地把大饼递给饥饿的陌路人,自己餐风饮露还为一只幼鸟搭窝筑巢;孤苦无依的中原歌姬帮助大兵小将逃离游牧部落;因争夺太子位误入歧途的小将弟弟最终为保全哥哥而自弑……影片之所以感人,正因它始终贯穿着一条情感的脉络。“小人物”和“大人物”身陷溶洞那一幕最令我难忘,当小将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会死在这里时,是大兵的乐观救了他们,他高声唱起了民谣并笑道:“我爹说过,只要活着,就挺好的!”在找到出路前,小将被大兵感化并立下了和平誓言。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我呼唤和平。我希望有一天安全稳定不再只是奢望,和平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追求。在这小小的地球上,在人类短暂的历程里,有什么比安全和平更重要呢?大家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穷兵黩武,破坏别国,毁人家园,屠戮无辜呢?要是有一天,橄榄枝绿遍,战争成为教科书的历史,武器只是展览馆的展览品,那该多好啊!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6
《大兵小将》让我一开始就陷入一种疲劳状态,我就像在听一首串烧歌一样,需要不断地把思绪从与其“串调”的其他电影中拉回来,这里是《麦田》,那里是《我的唐朝兄弟》,这里让我想起《孔子》,那里又有点《神话》的意思……这也不能完全怪电影本身,在这个填鸭式的贺岁档中,我们反复见证着那些实际上根本无法量化其号召力的明星们一次次粉墨登场,以毫无创意的方式去演绎那些离我们无比遥远的恩怨情仇,像小白鼠一样被测试着心理承受的底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状态问题,感觉这样的一部电影用来在大年初一贺岁实在是不太合适,因为过程还是有些沉闷的,而且继《新宿事件》之后,成龙又死了。
看完电影出来和导演丁晟聊了一会儿,我问他为什么会想起来拍这么个战国的电影(有的电影总让人忍不住要问导演你为什么要拍这么一部电影的),丁晟说这是大哥要拍的,这里的大哥是指成龙。我不知道作为本片的总制片人和主演的成龙心中的战国到底是什么样的,记得有一个学者曾说过他最希望生长的年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造就了一个思想者的天堂,而且中国最早的侠义精神也可以在诸子学说中找到精神源头。严格说来,《大兵小将》不算一个动作片,但可算做一部另类的侠义片。成龙扮演的梁国老兵尽管出身卑微行为猥琐,但他心中的家国意识始终都没有泯灭,能在一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以至不惜舍身取义,在一个小人物身上去体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兼爱非攻”精神主旨,也算是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另类阐释了。在已经年过半百,失去了当年的敏捷身手之后,摒弃从前的.动作路线转而采用精神诉求的方式来塑造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春秋侠士,也算是成龙对自己传统风格的一种延续和转型的过度吧,成龙演得也很用心,连脖子上的泥垢都一丝不苟,也许是急于在《新宿事件》的失败后扳回一局吧,虽然影片的思路没有错,但最终的效果在我看来却并不乐观。
像蝼蚁般生存直至最后像大侠般死去,本来是一个很能出彩的情节模式,但《大兵小将》在叙事和主题升华上一直处于以一种拧巴的方式纠结在一起的状态,对反战主题的烘托和揭示基本上都是靠穿插其中的对话的,所以每当成龙做出一副要深度勾兑的架势的时候我就感到乏味,直接靠剧中人物之口来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实在是一件很让人反感的事情,更何况这样的对话与剧情没有很好地交织到一起,于是更显笨拙。
《大兵小将》基本上是一个战国“公路片”的模式,行走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状况和闯入者,再加上“大兵”押送“小将”俘虏的主线和卫国王位相争手足相残的支线,情节的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几个“送死”的客串明星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影片的整体沉闷(其中最出彩的当属王宝强扮演的传令兵),但是影片对于结尾部分的情节逆转并没有给出足够的理由,这让人物行为的转折显得很生硬。就这一点导演丁晟给我的解释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他说其实这样的情节漏洞要是细究的话会有很多,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有意地加快了叙事节奏,希望观众能在这个过程中忽略掉这些漏洞。丁晟确实是个挺实在的导演,从《大惊小怪》到《硬汉》到《大兵小将》,我能看到他一直在进步,所以这样的自欺欺人,还是觉得有点不能原谅。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7
至今仍不时忆起成龙在影片《大兵小将》里饰演的那个与世无争的小兵的口头禅。影片的大部分场景和情节都已随时间流逝而在脑海中模糊,但这句并非深刻,也并非惹人发笑的口头禅,却在心中不断回响,激荡。
“挺好的。”三个字,二十三笔画,简单。可又有多少人探求过这简单背后包含的不简单呢?
这个小兵,这个一向乐观的小兵。他从小清贫,在农田里安静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后来却被征进兵营,做了十几年颠沛流离的小兵。
谁知道,他在营中受过多少委屈。谁知道,他在许多个思乡的夜晚,面对明月,默默擦拭自己的盔甲。谁知道,他是多么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谁知道,他在那些可笑的“装死工具”下,为了紧攥一线生的希望,多少次埋葬了自己的尊严。
他大抵是消沉的,因为在军中是如此的渺小。他大抵是愁苦的,因为在国家和自己面前只有一种选择。他大抵是卑微的,因为受过无尽的白眼和嘲笑。
当自己的军队遇袭,他却装死逃过一劫时;当他押着别国军官赶路,在烈日下望着故乡的方向时;当他终于抓到一只野兔用来充饥时……他咧嘴笑笑:“挺好的。”只露出乡下人的朴实与羞怯,却掩去了多少无奈,矛盾,和痛苦。他挺好吗?真的挺好吗?
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只渴望拥有一亩三分地,娶妻生子。很简单,不是吗?但战争到来,他被迫当兵,单纯的梦想被现实击碎。“其实,能活着就挺好的。”他将梦想深埋于心。给自己留一个念想,就够了。他是那么知足。
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他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却发现家乡已被秦国占领。他手握军旗,自己国家的军旗,缓缓倒下,万箭穿心。他知足地看着故土和手中飘扬的军旗。这就够了。不是吗?
在当下,我们挺好吗?我们又知足吗?没有寒光闪闪的兵戎相见,没有强人所难的征兵讨伐,也没有残酷冰冷、你死我活的战争,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可要说出“挺好的”,却是多么不容易。
当我们品尝美味佳肴时,我们想过那是以对弱小生命的杀戮为代价换来的吗?当我们遇到困难、怨天尤人时,我们有为自己已有的生活感恩吗?
生活需要不断进取和发展。但也别忘记知足。有人说,知足是保守的思想,一旦知足,就会在生活中消沉。但请让我为消沉与知足画上不等号:知足不是退缩,而是一种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是摈弃了功利和虚伪的人生追求。一些人的误解,造成了社会的误解。
其实,我们都应该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说:“挺好的。”无论如何。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8
昨天,我看了成龙导演的一部电影《大兵小将》。一边观看,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影片的主题非常深刻,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
本片的背景是在战国时代,诸侯为私利混战,各小国被大国吞并。卫国向梁国进攻,遭埋伏,几乎全军覆没。而梁国的一个兵,与卫国的太子却没有阵亡。那个兵,带着将,要向梁国进发,用“将”这个战俘换取奖赏,然后回家过上梦想的美好生活。
梁兵,他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他在战争中没有厮杀,而是装死,我们看了觉得很搞笑,其实他的举动表达了他的思想,“活着就好”。他的梦想是:在梁山下得五亩田,安心种田,没有战乱。然而,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根本是一种奢望!他抓回卫国的太子“将”,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小小的要求。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和卫将到了梁国,他却给卫将以船桨,放卫将回国,他说:“我放你回去,你要答应我的一个要求,对我们梁国十年中秋毫无犯。”然而,在回头望梁国时,才知道了:秦国进攻梁国,梁国不投降,全军覆没,已被秦灭。面对国家的灭亡,他清楚,自己梦想的五亩田野菜花的生活永远不会来到了,他对秦将说:“没有全军覆没,还有我一个!”说罢,乱箭齐发,梁兵中箭阵亡。在梁兵的身上,我看到了在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时百姓生活的艰难,看到了老百姓渴望和平,痛恨战争,热爱祖国的心理。最终,他立起的“梁”旗没有倒下。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却有着伟大的精神。
而回到卫国的卫王,也感受到了战争对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于是,在秦国要灭卫时,卫国不战而降,百姓得以太平。
看罢电影,我想到了今天。战国时期小人物的悲剧今天仍然在世界上演,战火可能在随意时间地点点燃,并且只为私利,不为正义。
看了《大兵小将》,我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我从心底发出呼唤:希望硝烟不再,希望和平永驻!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9
今年正儿八经的贺岁档算是大年初一上映的成龙大哥的《大兵小将》,说实话影片设置的年代——充满战争的先秦割据乱世——和上来便是一场同归于尽的杀戮,的确与大年初一的“贺岁”不太符,“大兵小将”组合和大哥一贯搞笑功夫的手法,却不会让笑声落下一点,而更重要的是,影片自始至终的对于家园的眷恋和小处着眼的大历史情怀,也在一副乱世智生的生存图景中,彰显了本片独特的人文深度。
成龙饰演的梁国“大兵”是一个“狡猾”的逃兵,他谨记父亲的每一句话,知道要活着,活着就是“挺好的”。所以他会设计很多诈死的手法,让身处银幕外的观众看了大笑,却也让剧中的人视之为“丢梁国的脸”。影片用一个乱世小人物的“智生”故事和他五亩田的简单梦想,让我们看到最原始的“智者生存”的框架。而这框架背后是对生之权利苟于乱世的本真渴望以及对幸福家园的单纯向往。
力宏饰演的卫国“小将”则是一个视尊严和荣誉为首要的国家领军人物。只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被小人物俘虏了,成为了换取五亩田的资本。其实从影片的名字我们就可以轻易得知影片这一逻各斯二元对立的架构模式。一大一小,一高贵一低微,一个贵为国主,一个命如草芥……但是很多真实和内里的东西却也在这样的对比当中获得了某种可贵的制衡,这一平衡点便是对生命本身的珍视和他们共同的对家国为表征的平静生活的向往,像大兵几次入梦的一大片油菜花田;像大兵历经与小将的一程后,放弃这个猎物,也摒弃以往的“猥琐”,没有给梁国丢脸地死去;像小将放弃没有所谓的尊严壁垒,降秦还百姓以生存,还国家以统一……
在这样的制衡点中,放了小将回到梁国的大兵,发现国家已被秦国灭亡,在这一当下,他没有再诈死,而是不屈地死在秦兵的乱箭之下,虽然没有完成父亲传宗接代的遗愿,他却走向了大写的人的精神回归,因此我们多少会被影片最后那略显煽情的一幕所打动;小将虽然在“和弟弟必须有一个死去,剩下那个继承王位”的兄弟阋墙中“孤独求败”,我们却仍会在兄弟二人“共御外辱”的情谊中唏嘘感叹。乱世出英雄,可我却觉得,乱世的无奈中才始见真情在。
因此影片这一切入历史的角度是值得称赞的,说白了,历史不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家国在时间上的累积么,历史可以在竹简和发黄的史书中瞥见吉光片羽,成为后人铭刻历史情思的承载,可其背后真正的牺牲和成全,委曲和执着,却并不会镌刻于任何一种可见载体,但我觉得,它却会随着一代又一代家园的变迁,融贯于一代又一代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应对现世生存的智慧和态度,以及那亘古未变的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成龙电影向来的结尾字幕时的花絮播放,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影片最后的一抹悲情意味,让观众可以在演员们笑料百出的花絮中,不禁随着影片情节的自始至终再品味一番,最后走出影院那一刻会由衷笑说:嗯,真的挺好的!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10
“一条大路哟,通我家,我家住在梁山下……”看完《大兵小将》这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我的耳畔久久回荡着这简朴、粗犷的民谣,民谣饱含着一个梁国士兵对安定和平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实际上,该片不仅揭露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更告诉今人要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战国后期,中原未一统,各诸侯国为霸权角逐纷争。在卫梁两国的一次交戎中,三千官兵战死,幸免生存的一个“小人物”——梁兵活捉了一个卫国将军,于是,他想带将军回国领赏,但他不求一官半职,更不求荣华富贵,他只稀罕几亩地,能种种油菜花,他觉得这样就挺好的。大兵携小将一路遭遇劫匪、卫国追兵还有娄凡部落,他的回国路成为一条艰辛的逃亡路。不过无论多难,我们都没有看到大兵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的样子,相反,他总是唱着歌或用父亲的话来勉励困境中的自己。虽是描写战乱的影片,但片中有许多戏谑的语言和动作,这些黑色幽默让人在一笑之后却能咀嚼出些辛酸的味道,也为主人翁坦荡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所振奋。
电影中的大兵小将就像《猫和老鼠》中的猫鼠,平时是敌人,遇难时却能团结互助,他们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人是有“情”的,志不同道不合的大兵小将能患难与共;大兵自己饥肠辘辘却毫不犹豫地把大饼递给饥饿的陌路人,自己餐风饮露还为一只幼鸟搭窝筑巢;孤苦无依的中原歌姬帮助大兵小将逃离游牧部落;因争夺太子位误入歧途的小将弟弟最终为保全哥哥而自弑……影片之所以感人,正因它始终贯穿着一条情感的脉络。“小人物”和“大人物”身陷溶洞那一幕最令我难忘,当小将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会死在这里时,是大兵的乐观救了他们,他高声唱起了民谣并笑道:“我爹说过,只要活着,就挺好的!”在找到出路前,小将被大兵感化并立下了和平誓言。
小将一直以为大兵是个贪生怕死、丢梁国脸的逃兵,是个想拿自己性命邀功领赏的小人物,但事实证明他是一个不怕死的、爱国的“逃兵”,是个仁厚侠义的好男儿。当小将被追杀时,是大兵挺身相救;当两人历经磨难抵达梁国时,大兵出人意料放了小将,并提醒他不忘和平誓约;当最后离别时,小将告诉大兵送他的玉真的很值钱,殊不知那块玉已在大兵救自己时被摔碎!影片结尾令人感怀,大兵千辛万苦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国土,他高举梁国大旗自豪地挥舞着,回头却发现梁国已灭,昔日高挂在城墙上的梁旗如一块燃烧的破布般落下,白色秦旗取而代之。大兵呆了,“梁国亡了,梁国怎么会亡呢?”他绝望地自语。这时,耀武扬威的秦军命令道:“放下旗来,跪下饶你不死!”“你们已全军覆没,放下剑!”“我们没有全军覆没,还有我呢!”他大声回应。当万箭穿破他的胸膛,他坚实的身躯缓缓倒下,但他手中的梁旗依然迎风飘扬。死神降临时大兵却看到了一望无垠的金灿灿的油菜花,自己在菜花地里幸福地笑着,倒下了……这是一个丢国家脸的兵吗?不,不是,他是一个爱国的兵,是一条英雄好汉,虽然他从没有杀过人,虽然他只想要五亩地……
“一条大路哟,通我家,我家住在梁山下,山下土肥哟,地五亩,五亩良田哟,种点啥……”即如一无所有,只这美好的愿望也挺好的。
世上无所谓大人物、小人物,有点小心眼、小梦想,过安稳的日子就挺好。今后,无论遇上什么挫折,我都会对自己说一声——挺好的!
《大兵小将》观后感 篇11
宽大的荧屏上,讲述着这样一个卫国将军和一个梁兵的故事……
“卫国被梁国袭击,结果两败俱伤,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个梁兵和一个卫国将军,梁兵是装死活下来的,而卫国将军则虽生犹死。梁兵认为只要抓住将军就能过上和平的生活,便抓住将军。再回梁国的途中,小将三次想自杀,都被梁兵阻止了,当他们经历平民接济,险度牧人区等波折后,他们终于达成了共识,可天违人愿,再回图的路途中,将军的弟弟竟然来置他于死地,原来所谓的将军是太子,在杀戮中,弟弟选择自杀,来到梁国后,梁兵放走了太子,哪知梁国已灭,梁兵被杀,可他却保持尊严,始终没有把梁旗倒下……”
看完影片,我闭目沉思,尽管梁兵是一个装狗熊贪生怕死的人,但是他爱国,有着一个士兵的尊严,在最后倒下的时候,却还高举着梁旗,我想,尽管他没有读过书,却知道梁旗代表着国家,只要梁旗不到,国家就不亡,所以他带着对祖国深深的爱和对家乡无比的想念以及向往和平渴望幸福,只希望拥有五亩田的简单的情感永远倒在了战场上……他说的那句话也深深记在我的脑海里“挺好的”这表试着他对生活的向往,对和平的憧憬以及他讨厌杀戮的思想感情,尽管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却能乐观的活着,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让人感动!
而那个卫国将军则保持着战死战场才是荣誉,让人感觉高贵却不能亲近,并且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坎坷总是伤心失望,不振作,但有一点却让人感动,尽管弟弟准备谋财篡位,可他却在弟弟步入危险时大胆出手相救,让我们不禁感到亲情的伟大!
无论是梁兵还是将军,他们都包含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格的尊严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我要向他们学习……